印度电影观影记录剧情介绍:
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就是陶渊明吟咏躬耕生活的名篇之一。诗人经过辛勤的耕作,换来了劳动的果实,面对收获,感慨万端。劳动固然是艰辛的,但没有其他方面的干扰,所以诗人希望像古贤人长沮、桀溺那样,永远躬耕不仕。尽管诗人带有隐士的心理和感情,却完全是以劳动者的身份,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赞美和讴歌劳动的,因此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。
先来解释一下题目。“庚戌岁”,即东晋义熙六年,也就是公元410年,当时诗人46岁。陶渊明41岁从彭泽令的任上辞官归隐,到这一年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。“西田”,也许就是诗人在《归去来兮辞》中所说的“农人告余以春及,将有事于西畴”的“西畴”。“早稻”,一作“旱稻”,因为早稻一般在农历六月收获,不可能到农历九月中才收获,而且诗中提到“山中饶霜露,风气亦先寒”,是在“山中”种稻,所以作“旱稻”比较有理。
下面我们就来讲解这首诗。
这首诗以议论开头:“人生归有道,衣食固其端。”所谓“人生归有道”,清人方东树解释说:“言人之生理,固有常道。”“固”,是固然、当然的意思。“端”,即首,就是首要的意思。诗人开宗明义提出民以食为本的思想,指出“衣食”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。陶渊明不止一次表述过这种思想。《劝农》诗说:“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”《移居》之二说:“衣食当须纪,力耕不吾欺。”所以诗人接着反诘道:“孰是都不营,而以求自安?”“孰”是疑问词,“怎么”的意思。“是”,指上面提到的“衣食”。“营”,是经营。“安”,是安乐、安逸。这两句的意思是,连衣食都不经营,怎么可能求得自身的安乐呢?这里虽有诗人自勉的成分,但同时也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感而发的。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轻蔑农桑,不劳而获,却心安理得地安享荣华富贵,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?这自然地使人联想起《诗经》中伐檀劳工对所谓“君子”的咒骂:“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!”你看那些君子们,不是白吃饭嘛!所以,我们可以这样说,陶渊明继承了《诗经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。